1,524,480 45,903

晚期胃癌免疫治疗生物标志物探索:TMB与PD - L1表达相关性研究,评估疗效预测价值,招募PD - 1抑制剂治疗胃腺癌患者

说起晚期胃癌,那可真是让人揪心呗。就拿老张来说吧,他本来身体挺硬朗的,可突然有段时间老是胃疼,吃不下饭,去检查居然是晚期胃癌。这消息如同晴天霹雳,把他和他的家人都打懵了。

在晚期胃癌的治疗上,免疫治疗算是一种新的尝试。这里面有两个关键的生物标志物,一个是TMB(肿瘤突变负荷),另一个是PD - L1(程序性死亡配体1)表达。TMB呢,简单理解就是肿瘤细胞里基因突变的数量。而PD - L1呢,它就像是肿瘤细胞的“保护衣”,能让肿瘤细胞躲避免疫系统的攻击。研究它们之间的相关性,对评估免疫治疗的疗效预测价值可重要了。

有一款叫帕博利珠单抗的药物,它就是一种PD - 1抑制剂。PD - 1就像是免疫系统的“刹车”,肿瘤细胞会利用它来让免疫系统“踩刹车”,而帕博利珠单抗能把这个“刹车”松开,让免疫系统重新攻击肿瘤细胞。老张一开始用了传统的治疗方法,效果不太好,后来医生建议他试试帕博利珠单抗。刚开始用的时候,老张心里没底,毕竟这是新的治疗方式。

在研究TMB和PD - L1表达相关性的过程中,科学家们发现,这两者之间的关系还挺复杂的。有时候TMB高的患者,PD - L1表达不一定高;而PD - L1表达高的患者,TMB也不一定就高。这就给治疗带来了挑战,因为不同的患者情况不一样,得找到最适合他们的治疗方案。比如说,有的患者TMB高,可能用免疫治疗效果就会好一些;而有的患者PD - L1表达高,可能也对免疫治疗有反应。

再说说老李,他也是晚期胃癌患者。他的TMB和PD - L1表达情况和老张不太一样。老李的PD - L1表达比较高,用了帕博利珠单抗之后,效果还不错。他的肿瘤明显缩小了,身体状况也好多了。这就是一个成功案例,说明通过研究TMB和PD - L1表达的相关性,能更好地预测免疫治疗的疗效,于是为患者选择更合适的治疗方法。

但是,也不是所有患者都能有这么好的效果。有些患者可能对免疫治疗不敏感,或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不良反应。这就需要不断地去探索和研究,找到更好的方法来提高免疫治疗的效果。现在正在招募PD - 1抑制剂治疗胃腺癌患者,就是希望能有更多的患者参与进来,通过研究积累更多的数据,让更多的晚期胃癌患者能有更好的治疗选择。

- L1表达;PD - 1抑制剂

标签:

填写报名信息
姓名: *必填
性别:
手机号: *必填
微信号: 选填
身份证号: *必填
年龄: *必填
身高: cm *必填
体重: kg *必填
抽烟:
所在地址:
备注信息:
上一篇局部进展期胃癌术后辅助化疗周期优化:6周期对比8周期SOX方案Ⅲ期研究,评估3年无病生存率,招募pT3 - 4N +胃腺癌患者
下一篇Claudin 18.2靶向双抗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胃癌Ⅱ期研究,评估客观缓解率,招募CLDN18.2阳性一线治疗失败患者

相关文章

返回